日期:2025-05-25 05:42:00
唐玄宗开辟的“开元盛世”,在史书里面,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彼时经济昌盛凯丰资本,社会安宁,各国交流频繁,除此之外,唐玄宗也非常注重文化、艺术的发展,推动诗歌、绘画、音乐、书法等。
受到先祖影响,他尤其痴迷书法,以身作则,全力推崇,使得这一项艺术,进入“巅峰时期”,衍生多元化的风格,众所周知,初期的唐太宗,极其痴迷“王书”,崇尚秀逸之风。
正因如此,几十年间,秀美、内擫的王字,一直被奉为“标杆”,占据主流风潮,虽然中途武则天,曾创造“写经体”,但是从技法、风格分析,它依旧没有脱离紧结、俊逸之风。
直到盛唐,唐玄宗钟爱“丰腴之美”,徐浩、颜真卿和苏灵芝等人,应帝王喜好,转变书风,开辟“雄健”一脉,改变往常的秀媚感凯丰资本,使得书法艺术,脱离束缚,进入另一高峰,同时也产生诸多的精妙范本。
譬如唐玄宗泰陵唯一陪葬陵,即高力士墓葬,挖出他的墓志铭,上刻书法水平高超,妙不可言,毫不逊于“欧颜柳赵”,了解唐史的人,必然熟悉高力士,他聪慧机敏,忠心耿耿,深得唐玄宗的信任、重用。
甚至四方上奏文表,先送呈高力士,权倾朝野,号称“千古第一贤宦”,听闻玄奘死,呕血而亡,离世后,因其功绩显赫,乃是唐玄宗的心腹,将其陪葬泰陵,请名匠书丹、镌刻碑文。
这幅《高力士墓志》宝应二年(763年)刻成凯丰资本,由“宫廷高手”张少悌所写,1999年在陕西蒲城出土,全碑2000余字无一败笔,因埋藏地底,未经风霜雨打,字口完整,线条清晰。
石碑完善,“初拓本”自然精妙,拓墨润丽、生动,把每个细节和神韵还原,与真迹相差无几,字体行楷结合,规避了行书的轻佻,又冲淡了楷书的板滞。
起笔逆锋藏头,如锥画沙,收笔回腕,似孤舟横江,变化丰富,比如“心”3点,首点如坠石蓄势,次点似蜻蜓点水,末点则回锋收势,各有不同,极具妙趣。
不夸张的说,此作就是“最美太监墓志”,时常临摹,皆能掌握“楷法”,下笔精到有力,筋骨沉着,预防油滑,同时兼得行书的动势,运笔更加灵动、自然,由楷书顺利过渡行书,之后临摹晋唐的名帖,也能有法可依。
而今,我们对《高力士墓志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采用博物馆级别,12色微喷复刻工艺,与原作毫无二致,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,装裱精细,使用翻折设计,便于临摹和查找。
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,市面罕见,独此一家,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,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,全都一览无余,见此品如见原作,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。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迎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