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5-08 16:11:25
江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,特别是在上世纪30年代,无数赣鄱儿女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。这其中,既有参加红军后英勇牺牲的战士,也有许许多多为保卫自己的红色政权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普通群众;有青壮年男子兴盛网,也有妇女和儿童。
1933年,在赣南安远县的尊三围,进行了一场极为悲壮的保卫战。
尊三围是一个土围子,位于安远县南部镇岗圩西北1.5公里的镇江河畔,总面积约3200平方米,是清朝咸丰年间一个财主所建的三个土围子中的一个。其围墙厚度达1米,长度230米,是用掺了桐油的三合土和大块的鹅卵石砌成的,十分坚固,别说子弹,就是炮弹轰炸也只能留下酒杯大小的浅坑。围墙四面都有枪眼,四个角上设有炮楼。这种堡垒式的建筑,在冷兵器时代,是易守难攻的。
展开剩余77%1929年4月,随着红4军在向赣南和闽西进军,安远县土地革命斗争的火焰也轰轰烈烈地燃烧起来。1931年10月16日,尊三围内的地主外出,当地党组织领导赤卫队乘机智取了尊三围,并将其当作乡苏维埃政府驻地。从此,尊三围成为一座红色的堡垒。党组织以尊三围为据点,联络各地赤卫队,先后攻克了附近的一些白色据点,扩大了根据地,壮大了革命武装。
尊三围还是广东至中央根据地的交通运输线上的重要中转站。在尊三围赤卫队的配合下,食盐、药品等敌人禁运物资兴盛网,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央根据地,有力地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,支援了第三、第四次反“围”斗争。
由于尊三围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对革命的重要作用,国民党反动派将其视为眼中钉,肉中刺。敌人先将尊三围周边地区占领,那里的革命干部、家属便转移到围内继续坚持斗争。
1932年,为了“围剿”红军,国民党反动派修筑了一条从安远县至定南县的公路,而尊三围这个镇岗地区仅存的红色堡垒则卡在公路线上,围内赤卫队时常袭击路过的国民党部队和他们的运输队伍,敌人十分恼火。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斗争开始前,敌人调集了大量兵力对这个仅有200余人的小围子发起了进攻。
1933年7月7日,国民党军队陈济棠部44师将尊三围团团包围,切断了围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,尊三围面临着一场血战。
此时,围内的200多人中,除了老人、小孩外,能参加战斗的男女都拿起了武器。他们的装备很差,只有十几条旧式步枪和鸟铳、梭镖,子弹又不充足。但因围墙十分坚固,他们凭借这些简陋的武器固守了较长时间。
敌人集中了所有炮火轰击尊三围,几天下来没有什么作用。敌人又以整营整营的兵力从四面向尊三围进攻,也被一次次打退。七、八天过去了,尊三围仍然未被攻破。敌人见硬攻不行,便叫来叛徒喊话,进行劝降,但依然无效。
敌人急于清除向中央苏区进剿的障碍,又从广东调来飞机助战。敌机每天来五、六次,少则3架,多则9架,轮番轰炸,妄想把尊三围炸平,无奈命中率极低,加上围内采取了防护措施,没有给敌人进攻带来多少帮助。敌机一走,赤卫队员各就各位,不断打退敌人的进攻。30多天过去了,尊三围还是未被敌人攻下,敌人除留下300多具尸体外,一无所获。
尊三围久攻不下,敌人又生毒计,他们从周围各村征集了大量稻草,用篾条捆扎成掩体,用水浸湿,从四面向围墙推进,进到围墙下又以湿稻草捆垒起,把墙下枪眼堵死,使围内无法还击。敌人乘机从围墙顶上攻入围内。
男女赤卫队员手持梭镖、竹篙、大刀与敌人奋力拚杀,终因寡不敌众,尊三围于1933年8月14日中午被敌人攻占。200余苏区干部、赤卫队员、革命家属全部被俘。
当天下午,残无人道的敌人开始了血腥的大屠杀。乡党支书记和乡苏维埃主席等4人被押到县城杀害,其他200余人全部被就地杀害,连小孩和7名孕妇也未能幸免!接着,整个尊三围被敌人洗劫一空并全部焚毁。
尊三围虽然被敌人从地图上抹掉了,但其对革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却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,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。
(参考资料:《江西革命故事选》)兴盛网
发布于:天津市迎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